发布时间:2025-05-09 点此:1028次
全红婵、陈芋汐
再次冷艳全场
5月2日,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女子双人十米台决赛中,我国组合陈芋汐、全红婵发挥超卓,以超第二名近50分的成果夺得冠军。
在3日进行的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中,陈芋汐夺冠,全红婵取得亚军。
据悉,本次跳水世界杯的单人项目采用了全新的“对决制+战术选跳”形式。与过往预赛和决赛分两个竞赛日进行不同,单人项目新赛制竞赛共分三个阶段,最终晋级决赛的4名选手要在2个小时的时间里比10个动作。
这一“单挑”赛制以及简直不间断的竞赛进程,让选手们大喊很累。
全红婵说:“自己的膂力有点跟不上,十米台爬上去都气喘吁吁的!”
陈芋汐说:“竞赛时间短,路程密布,我现已跳得快要说不出话了。爬楼梯成了应战,我乃至忧虑会不会裁判吹哨了人还没爬上去。”
另据扬子晚报,全红婵曾在谈及新赛制时表明:“往后我必定还会面临许多的改动,已然拟定了新规,那我就去尽力习惯它。今日我取得了亚军,可是对自己的体现仍是比较满足的,由于我现在平常练习的水平大略便是这样了。”
陈芋汐则说:“短时间内跳十几次,的确比较辛苦比较累,但我仍是喜爱的,也能够去习惯,究竟我们都是相同的状况。”
10米跳台上的生长痛
她俩怎样度过?
本次世界杯总决赛双人竞赛,是全红婵、陈芋汐两人在巴黎奥运会后初次合体参与的世界赛事。毫无意外,她们以抢先第二名47.94分的成果摘得冠军。赛后,两人均表明个人技能仍需打磨。
十八九岁,于许多人而言是懵懂的年岁。可对奥运会冠军陈芋汐与全红婵而言,却早已没那么简略。
关于谁战胜了谁的评论,好像是永久围绕着这对“双子星”的论题。但作为女子10米台项目的跳水运动员,她们先后面临着同一个难题——发育关。
数据显现,自1984年周继红夺冠以来,近11届奥运会女子10米台冠军的平均年纪不到18岁。虽然全红婵现在的教练陈若琳曾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大将夺冠年纪拉到了挨近20岁的“高度”,但在之后的里约奥运会,她专攻双人,尔后退役转为教练。
2024年8月6日,我国选手全红婵(右)与教练陈若琳在巴黎奥运会女子10米台决赛后庆祝。新华社发
10米台,约等于三层楼的高度。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,往往不超越2秒。在起跳后的腾空空隙,运动员需求依照规矩完结空中动作和入水动作。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曲折腾挪,需求运动员对中心力气、空间感知和入水视点操控等每一个细节都有精准把控。但迅速增长的身高和体重,会让全部堕入失控。
2021年,陈芋汐首先迎来发育期,身高一会儿蹿起来。回忆起2021年至2024年,陈芋汐曾笑称自己“一天称10次,每天都在秤上转”。
5月2日,陈芋汐在竞赛中。新华社发
陈芋汐挑选用极度的自律去应对这无可逃避的应战。关于来自外界的压力和等待,逐步走出发育期阴霾的陈芋汐勇敢地说:“不屏蔽,直面它。”
相同的问题,挪到了跳台另一边。
“陈芋汐那个时分正在阅历发育期,或许跟我现在的状况是相同的。或许我还没阅历的时分不太了解,但现在阅历了,就十分了解,就很苦楚。”全红婵曾向媒体泄漏,整个巴黎奥运周期,她身高长了7厘米,体重也增加了约7公斤。
“我的年纪是正年青,可是我的动作没有之前好。之前很轻松,就很飘那种感觉,但现在站在台上就感觉现已要碰到水了。”这个队里从前最小的队员,也总算觉察到年纪的分量。
“就像忽然换了一双不合脚的舞鞋,每个动作都要从头找平衡。”教练陈若琳泄漏,为了习惯新的身体状况,全红婵每天延伸练习时长,并对动作进行反反复复的拆解。
4月5日,跳水世界杯瓜达拉哈拉站女单10米台竞赛,全红婵以4.95分的距离不敌陈芋汐取得亚军。赛后,她直白地表明,结果在预料之中,“在家练习就不咋样,这场竞赛我觉得还能够”。
4月12日,全红婵在加拿大温莎站再次取得亚军。赛后她曾坦言:“我对自己的这两站(单人)竞赛很满足,由于平常练习也没有跳得这么好。我的体重的确涨了,需求一个习惯期,等习惯了就会进入平稳期。现在有许多技能需求改善,回去后会好好磨炼。”
4月5日,全红婵在2025年跳水世界杯瓜达拉哈拉站女子10米台决赛颁奖仪式后展现奖牌。新华社发
5月2日,在世界杯总决赛女双10米台竞赛后,全红婵又谈及自己的身体改变:“身体长了许多,自己也在经过练习和体能多加练习,进步自己的力气。”
面临发育期,全红婵的反响好像比许多人幻想中更平平——安然承受、尽力提高。
“想问一下全红婵姐姐,跳水练习那么累,你是怎样坚持下来的,有没有想过逃跑?”前不久,一名正在练跳水的小运动员向全红婵发问。
5月2日,取得2025年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的我国组合陈芋汐(右)/全红婵在颁奖仪式上。新华社发
“逃跑的话,有啊。”全红婵大方回应,“有时也想过抛弃,但仍是要想开一点,多和教练和队友交流,调整好心态,给自己决心,活跃尽力。”
来历 | 南方日报归纳新华社、央视体育、九派新闻、体坛周报
相关推荐